初次有购买保险想法的朋友们,都会纠结一个问题: 当前购买保险的渠道那么多,我在哪里买最合适呢?
的确,随着保险行业的发展越发迅速,人们可以很方便的在各个渠道购买保险产品。
但是,面对不同渠道的保险产品,很多人难免不去比较产品价格、保险责任、理赔服务等。
接下来,就给大家好好聊一聊, 当前购买保险的渠道有哪些?在哪里购买最合适?
一、保险购买的五大渠道
细分的话,保险销售渠道可以分为五个,分别为:
保险公司专属代理人
中介代理渠道
兼业代理渠道
电话销售渠道
互联网销售渠道
1、保险公司专属代理人
这类可以说是最为普遍的,毕竟全国的代理人队伍最为庞大,数百万的队伍是保险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之一。
优点:代理人的时间相对灵活,更多的可以通过与客户面谈给客户进行答疑解惑, 进行面对面的多次沟通交流服务,客户的感受会更好。保险代理人只专注于一家保险公司的产品,对每个保险产品售前、售中、售后的理解驾驭应该更加专业准确,同时,保险公司对代理人的考核监督机制非常严格,多年能留存的保险代理人应该说是非常优秀专业的了。
缺点:在销售产品方面,保险代理人只能卖自家的产品,因此 产品选择上很单一,让客户失去了挑选更多产品的机会。
2、中介代理渠道
这个渠道主要就是保险经纪公司和保险代理公司了。
如今保险比较倡导“产销分离”,也就是保险公司只负责提供产品和售后服务,自己不养代理人团队,销售的工作都交给中介渠道,这样保险公司不仅节省了大量的营销成本,能选择的产品更多,不局限于一家公司。
这样的管理模式,成立时间短的新小保险公司都比较推崇,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明面上他们的产品性价比会相对好一些。
优点:中介渠道的一大优势就是能够与多家保险公司合作,因此他们能够销售的产品会非常多,是单一保险公司代理人没法比的。
缺点:因为也是代理人服务,所以也会存在个别销售人员素质的问题;因为保险公司对各个产品给的代理费高低不同,业务员在推荐产品时难免有所偏好,表面上"性价比高"(重看价格,忽略保险利益),不一定是保证客户利益最大化。
3、兼业代理渠道
这个渠道分为金融机构兼业代理、行业兼业代理、企业兼业代理和社会团体兼业代理,其中 最为常见的就是金融机构兼业代理中的银行渠道了,俗称银保渠道。
因为人们对银行的信任度很高,很多保险公司都会依托银行进行一些保险产品的销售。但是由于银行的理财属性比较强,所以保险公司在银行销售的产品基本上都是储蓄型的产品,比如年金险、增额寿险等。
优点:兼业代理中的场景很贴近潜在客户的需求,比如车商销售车险,银行销售储蓄型保险等。还是拿银行来说, 人们对银行信任度高,网点多,客户流量大,是保险公司重要的保费来源之一。
缺点:兼业代理渠道因为是有较为特定的场景,所以销售的产品类型较为单一。比如银行,多为储蓄型产品, 不能为客户提供丰富的保障型产品。同时,由于这类产品比银行理财产品要复杂,讲解时间有限,因此容易产生误导,相关报道屡见不鲜。银行不提供售后服务,投保人出险需要理赔时,通常需自己去找保险公司。
4、电话销售渠道
这个渠道在前些年比较普遍,很多行业都会通过电话进行销售,想必很多人都接到过类似的“骚扰”电话,这也是最为诟病的。
如今保险电销市场不甚明朗,很大大牌公司也已退出寿险电销市场,预计未来几年会有更多险企将逐步退出寿险电销市场。
优点:销售成本低,比较便捷和灵活。
缺点:销售的产品比较有限,而且通过相应话术进行广撒网式的推销,不能结合客户的实际情况进行产品推荐,因此存在不客观的情况。
对于该渠道购买方式,是非常不推荐的,特别是不怎么懂保险的人。因为短时间的电话沟通,无法对整个产品形成完整的认知,也很容易被诱导购买一些不适合自己的产品,电销的缴费方式通常为月缴,具有较大的迷惑性,造成盲目消费而后悔的很多。
5、互联网渠道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互联网买起了保险,最近几年互联网保险也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尤其是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也进一步推动了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潜力无限。
现在很多保险公司都构建了自己的互联网直销网络,保险经纪公司和代理公司也发展起自己的互联网平台,而保险自媒体等更是层出不穷。
优点:快捷方便,用户可以自主下单购买,操作简单。同时,因为互联网产品的运营等成本较低,其性价比会好一些。
缺点:需要客户对保险有一定认知,能够了解自己的需求点和产品配置规划,看得懂产品责任和条款等内容,尤其是健康告知方面的内容。 如果用户对投保前、投保中、投保后不甚了解,容易忽略相关细节,可能会损害自身利益。
以上就是对各个渠道的简单介绍,优势、劣势分析,相信大家心里都有了一个基本的认知,不管在哪个渠道购买保险,都得认真阅读保险条款中的具体保障责任,和除外责任等内容,不要总是纠结在价格上比较。
二、保险到底找谁买?
这个问题前面已经有说,买的渠道方式很多,没有对错,自己可接受的就是好的。
但是如果你看重自己的时间成本、精力成本和保费预算,且想设计出更具性价比和可执行的方案,请不要轻易做决定。先找到值得信任的、有专业背景的从业人员做好需求分析,沟通交流后,再来设计方案。怎么判断是否专业?是否值得信任呢?目前从事保险销售的有两类人:保险代理人OR保险经纪人。一切基于你的选择和判断,这里我们只做客观告知。且记一点的是不要因为人情单去做选择,因为可能试错成本太高。我们的钱包伤不起。
1、有些保险代理人辞职或被挖角转到保险中介去,成天宣传自己能够站到客户利益上去给客户提供多家公司的产品,但也要注意,中介渠道是否真正能够代表客户的利益,也并非能够100%的保证。为什么呢?因为有些业务员曾经做保险代理人的时候,自己独一家的几十个产品,就不一定研究透彻,就可能把产品混淆不清,转到做保险中介时,多家保险公司的上百个几百个甚至上千个产品,这些中介代理人真的把每一个产品的保险责任、保险条款、投保条件、责任免除、理赔细则等逐一搞清楚搞明白了,不会混淆不清?不会张冠李戴?难道就不会有因为客户的不专业,保险中介人仅仅选择对自己利益最大化几个产品推荐给客户所谓进行比较,客户同样不一定选择到是适合自己的产品。
2、互联网渠道购买保险最大好处是价格便宜,但是选择时自己要做足保险相关的功课,比如方案设计、产品甄别、合同条款解读、健康告知区分,后期理赔也需要自己完成,如若出现理赔纠纷自行处理。中途碰到问题只能咨询客服,但至于客服水平,有的网站客服很专业讲的也明白,有的客服水平真的不敢恭维。一句话概括:从开始到结束,一切自己搞定。你自己真的能够搞定一切吗?
3、保险是非常复杂的学科,而保险合同也具有专业性、个性化的特点,每个产品都需要有专业的人来进行讲解,从而帮助客户更好的理解产品。而代理人可方便随时联系,能享受上门服务,当面细致的讲解公司保险产品以及售前敬业、售中专业、售后职业。买保险并不难,难的是找对卖保险的人,所以一定要看重销售人员的个人素质与专业能力,不要盲目相信“亲戚”“朋友”“熟人”关系就签单,更不要因为“返现”“送豪礼”而签单。
所以,准备购买保险的先生(女士)们,请自己主动领悟学习保险,才能
明明白白买对保险,轻轻松松获得理赔。
最后,想说的是保险从来不是“即买即用”的东西,不提前准备,它就不可能在你需要的时候出现。保险也早已不是你想买就能买的商品,是需要申请具备资格才能购买的商品。所以在还有资格的时候尽快决定购买吧,愿每个人都能被这世界温柔以待。
如果你要配置保险想多维度的了解,如果你想从事保险工作想对这个职业想进一步的评估,来吧很欢迎和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