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众多中小企业因经营困难而倒闭的现象屡见不鲜。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就有超过100万家企业倒闭,其中超过90%是中小型企业,而多数企业的生命周期只有2—6年,能超过5年的只占10%左右;到了2020年1月至7月份,全国注销的企业数量就已经超过80万,仅1季度就有46万家公司宣布倒闭,其中就包括人们熟知的“摩拜单车”、“优胜教育”。
企业倒闭大潮仿佛越来越凶猛,很多业内人士不禁感叹:“中小企业的倒闭潮,真的来了吗?”其实答案毫无疑问是肯定的,而且这个时间远比人们想象中来得更早。
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小型企业的群体性“死亡”呢?专业人士认为不外乎以下几项:
1、缺乏创新、产品同质化严重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理念和对产品的需求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而企业要发展,就需要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通过不断创新,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由于受到经济实力限制,中小企业缺乏专业人才和创新的理念,创新能力不足成为制约企业发展、乃至生存的重要因素。
前几年,只要某个行业赚钱稍微容易些,很多人便会争相涌进这个行业。但因为没有特色、产品同质化严重,这样的企业很难生存下来。
2、缺乏前瞻性和科学的管理
在互联网数字化大数据时代,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必须要紧跟时代步伐,加速转型才能够生存与发展;反之,如果缺乏前瞻性,看不到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潮流,不与互联网高度融合,就不具备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另外,面对新的市场环境,企业需要运用科学的经营和管理方法,疫情期间,人荒、钱荒、电荒、高成本是中小企业所面临困境的真实写照。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如果还运用传统实体店的经营方法,那么不仅现有的实体店会面临大量倒闭,而且在未来,80%的传统门店也将会被淘汰。
3、疫情袭来,经营难以为继
新冠疫情的突然爆发,使国内经济受到严重冲击,甚至一度停摆。尽管几个月后中小企业开始复工复产,但各行各业仍然呈现出一副萧条景象,生意并不好做。同时,人们的收入大幅减少、消费欲望减弱,这对中小企业的生存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很多中小企业现金流枯竭,出现经营困难的情况,继而倒闭。疫情使人们减少了外出,同时更加注重饮食健康,不少餐饮娱乐行业,如火锅店、快餐店、KTV、网吧等都损失惨重。据统计,仅2020年一年时间内,就有12888家网吧倒闭。
中小企业的突然“死亡”,让企业主们苦不堪言。经营理念陈旧和管理不善是企业破产的重要原因,而疫情的冲击则进一步加速了中小企业消亡的进程。
那么,面对这样的天灾人祸,中小企业主们该何去何从呢?
已近中年的刘先生,也曾是中小企业经营者的一员,先后做过烤鸭店、开过电竞商城,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尽管曾经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但随着时代快速发展和疫情对经营环境的冲击,生意每况愈下,他最终不得不放弃多年的心血。
面对生活的压力和内心的煎熬,刘先生听从了朋友的建议,选择了保险行业,成为了一名保险代理人,凭借自己的努力,在短期内就取得了突出的业绩。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刘先生最终通过保险行业开启了生活的另一扇大门……
当你厌倦了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厌倦了生意场上的殚精竭虑和疫情下经营的焦头烂额,何不另辟天地,像刘先生一样换种人生,在保险行业开启新的事业旅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