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一个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其实和老李称兄道弟很牵强,因为大学时期的我俩完全生活在两条轨道上,很少有交集,甚至我很少能见到他。
近几年有个词在职场很流行,叫“破圈”,意指圈层的突破,自我创新跳出舒适圈的意味。在我的世界里,老李可能是第一个让我见识有破圈能力的人。
80后的老李来自一个山村,和很多山村的孩子一样,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了大山,考上了北京的大学。
和我印象中的山村学子不同,老李并不会天天泡在自习室里苦读。当时从学校到商业街有点距离,坐车又不方便,他尽然开展了自行车租赁业务。这导致后来我每次骑共享单车都会想到他。
作为贫困生,他拿着向学校贷款的2000元助学金,购置了20多辆二手自行车。自此学校的信息牌上就出现了一张张广告:押学生证骑车,1小时1元,3小时奖励1小时,车丢了赔偿200元。
虽然单次收入不高,但周末骑车的人很多,老李的租车生意越来越火爆。在我记忆中,毕业时的老李已经拥有近百辆自行车,而且赚了好几万,学杂费都实现了自给自足。
如今毕业十五年了,我已经能够承认当时的自己很没有“出息”,每天的课余生活都沉浸在网吧和恋爱当中。
有时候,我们常常会被各种东西限制住。有时候,我们常常看不上别人的勇气。人到中年,我们才发现没有了“破圈”的勇气,只能安于现状佛系度日。
再次见到老李是在五年前,地点是一条人气不错的夜市街,我是逛夜市的顾客,他是一个小摊贩。“老李!你,你不是大老板吗?怎么......”在我惊讶的脸庞对面是一个笑脸盈盈的老李。
其实毕业后没几年我就听舍友提起过:老李从一个普通员工做到了项目经理,最终承包工程开设公司,开创了自己的事业,成为了身家千万的大老板。
但当时我眼前的老李是一个烧烤摊小老板,身边8岁的女儿唱着歌,不时地招揽着过往的客人。而他正一手递给我一大把肉串,一手拉着我的胳膊往旁边的小桌前走。
这一晚我没有回家,这一晚我俩彻夜长谈。这个大学四年的舍友,直到毕业十年后的今晚,借着昏暗的路灯,才让我看清他的一颦一笑,了解他这个人。
十年来,老李成为了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住过豪宅,开过豪车,娶了娇妻,生了女儿,成为了一个名符其实的人生赢家。
但如今为了还债,他卖了房子和车子,老婆也跑了给他留下了女儿。一夜之间,老李经历了从天堂到地狱的过程,让他体味到人走茶凉的悲怆。
经历过大起大落后的老李,心态依然很平和,坦然接受着一切。他说他现在最大的心愿是培养女儿长大,还清债务。
老李无疑是一个有担当的人,透过他的故事,我看到了眼前这个男人的光芒。他的经历要比绝大多数人丰富,这何尝不是一种收获呢?
直到今天我一直相信,五年前我俩的夜市偶遇是命运的安排。今天的老李已经从我的同学变身成我的同事了。
那晚之后,我经常去光顾他的小摊儿。我越了解他,越觉得他会成为一名优秀的保险代理人。因为他有责任感,他有拼搏精神,他有生活的热情。
成为保险代理人,没有年龄的限制,没有职场的天花板,没有996式的无情加班,没有冷冰冰的职场“宫斗”。这是一个极为自由的职业,你不需要坐班,每天的时间随你掌控,即便你是一个新晋的妈妈,也不会因为宝贝而牵连到工作业绩。
这是一个你付出和收获成正比的职业,只要你足够努力,就会得到回报。如果你在原行业就是优秀人才,那么你在这个新行业里同样可以出类拔萃,因为这个行业需要有极强自学能力的人,需要有一技之长的人,需要自律的人。优秀的人,到哪里都会优秀。
保险代理人每天面对的不是工作,而是聊天结识更多的新朋友。这些新朋友来自各行各业,不仅可以认识更多的朋友,还可以丰富自己的阅历。对于客户来说,这些都是真心与真心的交换,保险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商品,而是一个对社会的福祉。
沧桑过后,历尽千帆的老李正是这样的人,他进入保险行业如鱼得水,仅用了五年时间又一次超越了我,成为了中国平安人寿保险代理人。五年前的夜市小摊儿上,他说的愿望早已经实现。
一个人不管你走到人生的哪个街口,若没有勇气去拼搏前进,就只能按着既定的剧本,了无生趣地走完剩下的路。
就像英国著名思想家培根说的:“世界上有许多做事有成的人,并一定是因为他比你会做,而仅仅是因为他比你敢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