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刷视频,一个保险销售团队竟然全部由55名研究生组成,平均年龄25岁,越来越多的优秀青年开始进入保险行业。
近两年来,网上随便搜了一遍:副市长跳槽加入保险行业,银行行长辞职加入保险行业,会计、律师、医生、记者、海归、企业家转投保险行业,不计其数。
面对这份存在一定争议和误解的工作,为什么这么多优秀的人要投身到保险行业呢?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保险市场,前景广阔,随着国民风险意识的增强,保险连续4年成为老百姓投资的首选,保险市场前景广阔。
保险业是国家高度重视并在政策上大力支持的行业,是关怀人的生、老、病、死、残及痛与苦的爱心事业,是解人危难、雪中送炭的行善积德行业,是关注民生保障、稳定社会、利国利民的行业。
进入保险公司,你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会得到公司相应并且有效地培训。同事之间无私的交流,也会让你更快速的成长。保险业是一个培养人才的行业。晋升体系也完全处于阳光之下,能力是决定你升迁的惟一标准,前景不可限量。
工作时间完全由自己安排,不受他人约束;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工作强度;根据个人喜好接触希望认识的人;收入取决于自己的勤奋程度,无上限。没有其他行业所谓的“淡季”,不管经济景气不景气,只要有人出生,只要生老病死的规律不改变,人们的保险需求永远存在。
与其他销售工作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熬不到管理层,就只能拿着微薄的收入,陷入被动的境地。但在保险行业,入行早、资历深的老业务员在不开新单的情况下仍有续期佣金,对收入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而且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人脉资源,得到持续的回报。
20岁,正式加入中国平安,成为一名寿险代理人;
21岁,参加讲师培训,第一次迈上平安大学的讲堂;
22岁,组建团队,晋升业务主管;
23岁,管理50余人,成为高级业务主管;
24岁,立志成为中国平安北京分公司最年轻的营业部经理和金牌讲师;
26岁,放弃所有,请假在家照顾病重的父亲;
28岁,卷土重来从头开始,以业务员的身份,一个月就达成了IDA国际龙奖;
30岁,用实力说话,第二次开启自己的团队管理路。
“一眨眼,我在平安人寿已经十年”的严奇君说:你所从事工作的职场赛道长度,几乎能够决定你能成长的极限在哪里,加入平安人寿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随着工作年龄增长,二八定律会决定相当一部分人走入不了管理层的金字塔顶端。那么,如何整合自己手中多年积累的人脉资源,开辟新的收入渠道呢?尤其是转到一直被人用有色眼镜看待的保险业。
“疯了吗?”这应该是很多人开始做保险行业后周边人的第一反应。身边人对保险行业的抵触情绪,并非没有来由,长期以来,“人情牌”,“诱导销售”的模式,使得“保险代理人”这份职业饱受诟病。这样的误解,也是保险代理人常见的难题。
但是这么多优秀精英投身的保险行业,不就是因为这个行业确实好,它能让这些优秀的人发挥出自己的才能,这个平台公平公开,能者居上,它的这种特点就像一块磁石,吸引着优秀人才前赴后继。
千万别让偏见,影响了你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