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人到中年,天就黑了,这不上不下的中年,实在令人尴尬。此时,父母正逐渐老去,而孩子却尚未成长,我们肩上挑着沉甸甸的担子,歇不下,病不起,死不得,容不得你有半分懈怠。虽然中年这词语,一听就让人有一种紧迫感和无奈感,但从另外一方面说,中年又是人生最为丰盈绚丽的年龄,只要你愿意,一切都可以东山再起。
35岁的苗苗(化名)之前在报社当了10年记者,选择辞职是因为记者日复一日的工作让她觉得未来的生活能看到尽头,能力不但没有提升,反而在体系下性格越发圆滑,“其实现在80%的工作未来都会被AI淘汰”。
由于工作内容不断重复,苗苗渴望踏出去,寻求自己更多的可能性。因为自己本身已经积攒了多年的工作经验,所以,对于未来她有更多的选择。
陈曦(化名)是一位银行职员,每当银行到了业务高峰期,就需要她处理办公室大大小小的考核、报表,并且及时和总行沟通。几个月下来,她瘦了十几斤,内分泌失调,住院好几天,休息了快2个月才缓过来。对于自己的生活,陈曦陷入了迷茫的状态。
在大部分工作中,每个人负责的事情像是流水线的某个环节,可替代性非常高,员工很容易陷入这种流程化的重复中,每天做着同样的事情,淡化了要不断学习和创新的意识。看起来自己是对工作得心应手,实际上是在温水中的青蛙,逐渐失去自己的竞争力。一旦所处的行业发生变革,所在的企业进行业务调整,职场危机分分钟就能到来,还可能面临着降薪裁员的风险。所以,要把自己从“螺丝钉”中解放出来,让自己具有不可替代性。
希腊哲学家说过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事业道路中跌倒或者放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勇气爬起来。东山再起,任何时候都不算晚。人到中年,最重要的是选择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如果你选择了自己应该爱的人和事,请坚定地走下去,生活永远不会辜负一个有勇气重头再来的人。
每一份职业都有其优势,也有其局限性。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中,都会有停滞的时候和迷茫期。要敢于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一份适合自己的职业,在新的岗位上倾注自己的热情,也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