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什么比开盲盒更紧张刺激的呢?
那无疑是当代职场青年开启体检报告的时候!
这届打工人的身体这么差吗?
近日一则“上海白领体检异常率99%”的话题登上热搜,《2020上海职场白领健康指数报告》显示,自14年以来,白领体检异常比率逐年增长。2020年,357413份职场白领体检报告,身体没有异常人数不足0.5%!
据《中国城市白领健康状况白皮书》显示,当今我国主流城市职场人群亚健康比例高达76%。
对此,有着10年银行工作经验的潘智(化名)可谓是感同身受。去年,一份体检报告让他重新开始思考职业选择。他说:“只有体检报告会记得你对身体作过多少妖。一年下来,又苍老几许、透支多少。”
潘智在2010年大学毕业后进入银行系统,成为一名柜员。十年后,他放弃了这个大家眼中的“金饭碗”,加入平安人寿。
跳槽后的潘智,经过平安人寿完善系统地培训,他很快就对产品和业务驾轻就熟。朋友和资源比较多的他,业绩自然也是名列前茅。短短一年内颠覆了多年来憨实低调的人设。炫目聚光灯下的荣誉,也是他聚光灯外的厚积薄发。
这些年来,陆续离开银行系统的人不少,但是像潘智这样已经在基层工作10年,放弃无固定期期限劳动合同,毅然离开银行系统的,确实不多。
潘智说他的离开,是因为一次“乌龙事件”。“在银行网点,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每年员工体检,如有可疑严重疾病的情况,体检报告不会直接交给本人,而是由领导代为通知家属。”
“当时看着同事都拿到体检报告了,就我没有。那种忐忑,现在都记得。”潘智从没想过,这样的电影、电视剧里会出现的情节,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幸好经过复查,潘智的异常指标被排除。但医生仍然强调要注意休息。他才突然发现,工作的这10年,从来没有给自己放过长假。第一次直面而立之年的职业危机。考虑身体健康,思忖行业未来。
近几年来广受关注的脱口秀节目中,除了众所周知的李雪琴,还有不少新人,包括何广智、杨蒙恩、周奇墨等,其中还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从银行辞职的House。
他不止一次将在银行的经历以段子的形式呈现给观众,比如:环境差,纸币粉末肆虐,容易得慢性鼻炎;收假币是比生病更严重的事情;业绩评比是悬在每个人头顶的剑;无条件提高顾客权益,甚至不惜抹杀银行柜员的基本需求……这些听上去戏谑的吐槽玩笑,其实代表着潘智和很多银行基层工作者兢兢业业的日常。
身体敲响的警钟,让潘智开始主动复盘原因。那些他在习以为常中无视健康的诸多行为,首当其冲的就是多年的饮食不规律和久坐。
银行业务可不像所谓的“金饭碗”描述得那么轻松,逐渐转向“市场营销”的银行业务,营业时间越来越长,要求服务态度越来越好,业绩指标要求越来越高,薪资福利与工作要求不匹配,酒桌文化、领导文化这些都成为压倒年轻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可是遥望金融行业的这片汪洋大海,潘智不甘心只在固定的浅水区摇曳扁舟,他对专业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野心。
作为金融从业人员,同时也是客户需求者,面对不同时期的金融畅销产品,他也会“随大流”的购买和自主学习。年金险,就是其中之一。所以他参加了一场平安人寿的讲座,第一次了解保险代理人。
在成为保险代理人之前,很多人第一个要问的问题是:我能干吗?我适合吗?什么样的人能在这一行走的长远。有人说,这个行业需要能说会道、善于做销售业务的人;有人说,这个行业需要人脉广泛,善于结交的人;更有人说,这个行业需要不怕失败、越挫越勇的人。
对潘智来说,从心底里能以帮助他人为乐的人,才最适合当保险代理人。
“你也许觉得这和印象中的保险代理人差别太大了,但其实保险产品的本质在于为客户转嫁风险、雪中送炭。”只有当从业者个人的特性,与保险的特性相匹配,才能真正享受到这个行业的馈赠。潘智的禀赋,就是他刻入骨子中的助人性格馈赠。
如今的他,不会为了业绩烦恼,甚至少有昔日银行阶段的考核焦虑。带着“佛系”销售心态和对专业求知若渴的学习力,潘智反而赢得了更多客户朋友的信任和依赖。
潘智希望,未来的他是一个专业的可信赖的保险代理人,是一个能为客户建言献策的综合顾问,是一个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