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着人人艳羡的铁饭碗却付不起孩子高额的教育开支,而且还要面对饭碗别夺走的风险,看似体面的中产阶级几乎都有着一种不能言说的尴尬和痛苦。其实,放下执念,开辟另外一个赚钱的渠道实现财富自由才是破解焦虑的正解。
每个人选择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原因都不一样,有的是追求稳定轻松,有的仅是听从了父母的建议。不过,你是否知道,那些看似让人羡慕的“铁饭碗”,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后来选择了离开?
(工作舒适度很重要)
通过下面这些手拿“铁饭碗”却选择再出发的故事,了解他们经历的心理变化,相信很多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黄先生,27岁
当初毕业选择考公务员,其实没有想太多,最主要的是想以后留在北京。大家都知道,北京户口特别难拿到,我在毕业前就一直学习准备考试,结果也是比较幸运的拿到了户口。
工作几年之后,我选择了离开。其实原因挺多的,我觉得最主要的是工作氛围。每次和一些在外企工作的老同学交流,就特别有辞职的冲动。当然,家里也是比较反对,觉得这个工作很稳定,也让家里很有面子。后来,有个很好的外企机会,我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开。
现在一家知名的外企工作,很喜欢现在每天的工作内容和交流方式,感觉重新找回了真实的自我。优秀的人都有自己的判断力,也能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整体来说,我对自己的选择比较满意。
张小姐,33岁
我是毕业工作三年后才选择考公的。大学专业是服装设计,当时满脑子想着以后创业开公司,毕业一年就能升主管。
不过还是被现实狠狠的打脸。没有资金创业,就只能找了家私企在底层混了一年多。后来,在我爸妈的劝说下,才考了我们当地的事业编。
(别轻易放弃梦想)
工作浑浑噩噩干了几年,也结婚生子了。按理说,这样过一辈子就该知足了,不过我总觉得还没有折腾够。而且这里的薪资不太满意,也几乎没有什么升职空间了。
跟老公沟通了小半年,最后也支持我自己出来创业,在我们家附近开了个小服装店。效益真的还不错,没辜负我学的专业,而且之前工作积累的人脉也派上了用场。
刘先生,38岁
去年,在我37岁的时候从单位辞职了。在我们单位,大家相处地还算融洽,工作也没有很忙。不过,升职空间比较小,老是有一种温水煮青蛙的感觉。我和老婆这些年稳定的工作,也有了些积蓄。所以,家里还是比较支持我走出去,不管是创业也好,还是找个大公司上班,都能利用好自己这些年的人脉和经验。
(有时选择大于努力)
这几年经历的各种事情,包括疫情之类的,我其实感觉大家的保险意识都在提高。一直以来,我都觉得保险是一份很有意义的事业,既能帮助年幼的孩子完成学业,也能让生病的人安心养病。在现在这个朝阳行业工作,肯定能有大作为。
去年正好有一个比较好的机会,就选择加入了平安人寿,成为了一名保险代理人。在这里,各种专业的培训和学习,让我重新找到了年轻时的活力。
之前的为人处世经验、人脉和相对开朗的性格,让我在这里如鱼得水。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做到了部门业绩前三,和之前比简直天壤之别。这也算是对我能力的一种认可吧!我认为,只要找准自己的优势和定位,每个人都有机会在这个朝阳行业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