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劝我跳出舒适圈的同事,被我拉黑了

辑录:Admin     2022-01-23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鼓励或怂恿别人走出舒适圈成了各种贩卖焦虑的自媒体号的内容新方向,身边到处充斥着如果你不主动跳出舒适圈,就是不思进取、自甘平凡的言论。

 

 

于是很多人就被洗脑,觉得如果一直待在自己的舒适圈里,人会变得颓废,最终被时代所抛弃。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圈、走安全路线是一种自我毁灭的选择。

 

 

很多人知道了这个舒适圈以后,就坐不住了,非要去折腾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到头来,也没折腾出个结果,反倒还赔了本。

 

 

小张一直从事销售工作,业绩虽然算不上顶尖但也还不错,当然从他自身来说肯定想挣更多。有个同事热衷看各种职场公众号,就天天给小张洗脑,说应该跳出舒适圈,跟他一起换个公司干。小张听说了舒适圈这个概念之后,对此深信不疑,也觉得自己需要有个压力更大,更有挑战的环境,现在业绩一般就是因为在公司待着太舒服了,于是他就和同事一起跳到了一个业绩压力更重的公司,结果两个人都被要完成业绩的焦虑感压得喘不过气,每天累死累活,却还是连续几个月都没完成销售目标,最后双双被淘汰掉了。

 

 

小张他们明明走出了所谓的舒适圈,为什么还会落得这种下场?其实这是因为他们的自我认知不够清晰,通俗的说,就是人要有自知之明,要明白自己的能力值能完成多大的目标。一个自我认知不够清晰的人,往往会高估自己的能力。很多人原本还未到达“舒适”状态,却误以为自己身在舒适圈,慌慌张张地跳出去。

 

 

究其原因,是舒适圈这个概念被很多人误解了。这个概念源于一个心理名词,比较宽泛,并没有一个严格的学术定义。很多文章所鼓吹跳出舒适圈,乍一看觉得似乎很有道理,但仔细一想,如果我在舒适圈(心理舒适区)里过得很自在,为什么一定要跳出舒适圈呢?

 

 

举个例子来说,比如你做老师做的很快乐,工作做起来也得心应手,是否意味着你必须辞去老师的工作,当当律师、医生什么的来跳出舒适圈呢?因此真正来说的话,舒适圈并不是用来“跳出”的,而是要“扩大”的

 

 

待在舒适圈其实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扩大”舒适圈,结合自身优势、在并不陌生的领域继续发展,对本职工作漫漫求索,对已有专业精益求精,以巩固舒适圈。舒适圈其实是被妖魔化了,它其实才是真正激发你工作热情和动力的首要因素和前提。

 

 

所以,对于小张来说,他之前应该做的是在原公司多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学习提高,从而精进业务,才能获得更好的业绩。如果在原公司业绩都比较一般,到了要求更高的公司怎么可能一下子业绩就变好呢?

 

 

因此,在重新考虑之后,小张拉黑了劝他跳出舒适圈的同事,决定从头开始继续精进自己的销售知识和能力,并选择加入了中国平安,成为了一名保险代理人。因为中国平安是一家世界500强排名第21位的企业,并且拥有强大的知识体系和业务模式,小张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去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销售能力。有了这些助力,他就能够更好地去完成销售工作。如果你也像小张一样希望获得提升,收获自己的价值,中国平安欢迎你。

 

 


随机标签

延伸阅读
更多 »

‣  不想在工作中被边缘化?教你一招,让你做职业的主人

 22-02-05     94267

‣  “我工作不开心不是因为我不好,而是我被放错地方了!”

 22-02-21     67246

‣  不熬夜的人,才是真正的时间管理大师

 21-12-23     35889

‣  做了四年全职妈妈后,看她如何再次叱咤职场

 22-03-04     154253

‣  "毕业于985大学,是我最失败的一件事"

 22-02-03     33636

 

帮助您 →

在选择保险的路上

少走弯路

↓ 投保前

梳理家庭财务风险

科学量化保额

投保后 ↑

续期提醒  权益升级

快速理赔  保单整理

← 投保中

合理配置家人保险

逐步完善保障

招募优才
 25-45岁,大专及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