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选择离开事业单位,看似是很少会有人做出的一个选择,其实早已成为了很多人的现实选择。这个外人看来很有“面子”又稳定的工作,为何很多身处其中的人却“不知足”地选择离开?
从一位微博网友的感叹中,可瞥见大众对事业单位的误解之重。“我一直以为事业单位香得很,后来发现事业单位的同学周末还要加班,还没有加班费,顿时觉得不香了”。
这个工作看起来很轻松,其实很多人对这个职业的理解都是错的。下面这两位选择离开事业单位的原因,或许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最能懂得。
张晨(化名)之前是一名互联网行业的产品经理,在北京年收入30多万。但是由于个人积蓄和父母资金支持有限,在北京某所211大学毕业后,这些年也一直没能在北京安家。同时,他作为家里的独子,父母也一直希望他能够陪在身边,回到老家工作。
趁着去年家乡事业单位招考的时机,他面试进了一家比较稳定的事业单位。5000多元的月薪加正点上下班,让他一度感觉到了小城市的幸福感。然而,这种幸福感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各种工作原因,他被迫开始周末频繁加班,收入也远低于之前做产品经理的时候,这都让他陷入了职业发展的迷茫中。
因此,早在今年初,他就开始琢磨新的工作发展方向。利用自己这些年在互联网行业摸爬滚打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他开始调研当地与互联网相关的行业发展情况。看准机会后,在夏天毅然决然地选择辞职创业。
“二三线城市未来应该会有更大的机会,家乡的发展潜力也很大。”对于未来,张晨信心满满。当然,这也能让他经常回家陪伴父母。
“每当别人说我工作轻松的时候,我都想给他一个白眼”。刘梦(化名)承认有些事业单位比较轻松,但是大部分单位其实忙得团团转,有些单位加班情况甚至不亚于很多互联网公司。
6年前,刘梦毕业后考进了北京的事业单位,做办公室的文秘工作,每天都要和海量的材料与对外接待打交道。一篇优秀的文字材料,要收集素材、组合结构、调理语句、充实内容,还要兼顾领导的意见等等,这些都是费脑费力的事情。不仅收入比较一般,而且长时间在这种工作环境下,她一直压力很大,经常失眠。
另一方面,由于工作的性质,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总感觉和孩子之间有些隔阂。父母也劝她考虑转行。家里的经济压力已经没有很大,父母和丈夫都希望她也能拥有更多陪伴孩子的时间。
2021年初,经过再三权衡利弊后,她通过一系列笔试和面试,加入了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继续做行政文秘相关的工作。凭借她多年丰富的工作经验,新工作处理的驾轻就熟。不仅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也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
如果你现在的工作,让你“稳定”却又焦躁不安,个人价值被严重低估,且不甘于收入满足不了家庭优渥的生活,那么是时候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选择了。你的未来仍有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