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体制内的工作就是朝九晚五,工作量不大而且还非常轻松。可近年来,体制内的这份“清闲”工作却越来越留不住年轻人了,许多年轻人都选择了离开,这是为什么呢?
小李(化名)毕业于国内的“双一流”大学,且是当年就业率很高的信息工程专业,原本想着毕业后大展宏图好好发展一番自己的事业,但在择业的关键时刻,父母却给他下了命令:必须回家考事业编。原本小李是比较抗拒的,但和父母三番五次的沟通后,小李也渐渐被父母的选择标准说服了,毕竟自己是独生子女,回家守着父母生活,工作轻松待遇也不错,应该是最好的选择了。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却很骨感,工作了几年后,小李却越发感觉力不从心,甚至越来越迷茫,多次想要辞职。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原来体制内近些年一直在进行改革,想要轻轻松松还没有工作压力,这个理想也越来越难实现了。小李工作后发现,在大学时学习的专业知识几乎在工作中很难有用武之地,并且基层工作也并非十分清闲,很多基层工作人员更是常年忙碌,工资的涨幅却赶不上社会的发展,到了结婚年纪的他,更是时常感到压力很大。
近两年,体制内岗位的选拔门槛越来越高,能最后成功上岸的都是优中选优的人才。可正是在这样的竞争压力下,让很多年轻人不敢在清闲岗位有太多逗留,毕竟有些岗位虽然忙碌,但更容易干出业绩,晋升机会也大。有些岗位虽闲,但工作替代性强,晋升更是遥遥无期。
小李也是认识到了这一点,多次申请工作调动的机会,但僧多粥少,好机会真的太少了。不想在一成不变的岗位上过着温水煮青蛙的日子,却又没有很好的成长晋升机会,这让小李一度很苦恼头疼。
在一次同学会上,小李遇到了自己的一位初中同学小张(化名),小张的工作境遇和小李很像,但不同的是小张鼓起勇气做出了改变。
小张告诉小李他已经辞掉了体制内的这份工作,选择了更适合自己的职业,且现在工作生活都有了很大改善。小张的一句话点醒了迷茫中的小李:“很多事情其实都是不破不立,如果现在的工作并不能让你看到希望,那就需要些勇气来打破旧格局,才有机会建立新格局。”
了解详情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