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在东北做了10年制造业的李先生来到北京创业。创业之初,他接触到某大型私企的财务总监,为了把这单业务做成,李先生和合伙人使出了浑身解数,天天泡在对方公司,对财务总监百献殷勤,隔三差五请他吃饭喝酒。该总监酒量奇大,每顿饭陪着,更是让李先生花销不菲、苦不堪言……
一、错失重要项目,李先生陷入崩溃
当然,对于工作,李先生也不含糊,他安排了多次风险查勘,做人员调研,又做项目梳理,最后精心出具了一份72页的风险管理方案。方案得到了对方企业最高领导层的认可,并说可以合作。
就这样小打小闹快1年,终于等到大项目要批量上线了。按理说,李先生的工作已经做的很到位了,合作应该水到渠成。但李先生每次问财务总监什么时候签合同时,他总说不急,到时会通知他……
李先生隐约感觉不对劲,但是想着自己的付出,对方是看得见的,应该没什么问题。结果,担心的事儿还是发生了:没多久,他得知客户已经和竞争对手签了约,那么大的项目,就这样被撬走了……
李先生打电话给财务总监,他不接;发短信,也不回。无奈,只能去他们公司找他,他一脸严肃地告诉李先生:“这是公司领导的决定,我也没办法,你以后别再联系我……”
二、信息不对等,让小企业主举步维艰
那天,李先生神情恍惚地回到公司,瘫在座位上,胸口仿佛压了块巨石,喘不过气来。合伙人问李先生怎么了,李先生本来想说几句,但话未出口,一下子没憋住,他就哭了。是啊,他拼尽全力,才发现所有的努力到最后都是徒劳无功,连怎么输的,都不知道。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抓狂的吗?
后来李先生得知,客户和竞争对手签署的服务方案,竟然和他提供的方案大同小异。不仅如此,当得知竞争对手经办人的名字时,李先生更是吃了一惊,他是财务总监的弟弟,从老家过来,还是李先生去火车站接的他……
这就是创业残酷的地方吧:信息的不对等,身份的不平等……而这些,都是一名创业者时刻要面对的。
2019年底,突如其来的疫情冲散了李先生手头仅有的几个小业务,使得他的公司运营艰难,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更是让他时时刻刻如履薄冰。不得已的情况下,李先生关闭了公司
三、成为保险代理人,前路柳暗花明
很快,李先生在家闲下来了,为了供给家中的开销,李先生在朋友的介绍下接触了平安人寿,成了一名保险代理人。疫情封锁期间,李先生在微信上回复客户的各类问题,开电话会议……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因为疫情,大家的保险意识增强了,他的认真也打动了客户买单。几个月下来,李先生获得了不菲的报酬,他终于尝到了付出得到即时回报的甜头。
现在,李先生已经加入平安人寿已经一年多了,通过自己过去的营销经验和个人努力,他很快晋升成为平安人寿的业务主任。更令他欣喜的是,疫情过后,公众保险意识的增强和相关政策的利好,助推了他的销售业绩,且略超此前的预期,让他信心倍增。
李先生说,“只会埋头苦干,成了无数创业者的障目之叶。人生是有拐点的,每一次的转折仿佛都源于偶然,其实是必然,顺应时势才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