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个炎炎的夏季,有两件大事聚焦了所有人的视线。
第一件,是高考。有人将高考比喻是鲤鱼跃龙门,这是能够改变人一生的重大转折点。
第二件,是毕业季。有人来就有人走,一大批稚嫩的毕业生走出校园,走上社会。年轻人的活力和就业态度也是众多企业关注的重点。
据教育部预测,202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突破900万人,创历史新高。日前,智联招聘发布的《2021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截至4月中旬,在有求职计划的应届毕业生中,62.8%已收获offer,其中,获得1-3个offer的占比近半。
报告显示,2021应届毕业生,56.9%的大学生选择毕业后加入就业大军,较去年收缩18.9个百分点;15.8%选择自由职业,同比上升8.1个百分点;12.8%选择慢就业,同比上升6.6个百分点;选择继续深造的应届生占比9.5%,较去年6.6%有明显提升。
值得关注的一点是,通过调研可以发现,严峻的就业形势促使2021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心态略显“佛系”,选择找工作的规模同期收缩。在年轻一代更丰富多元的就业观念下,进入自由职业、慢就业、学习镀金的占比均有所扩张。
据媒体报道,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互联网行业是不少人的首选。大厂仍自带光芒,是许多学生的梦想起点。有人想进去,有人想出来,大厂也有“围城”效应,在许多职场新人渴望去大厂工作的同时,也有许多大厂青年选择从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回流到新一线城市。
实际上,在职业的选择上无须公式化,不妨大胆一点。有人在高强度高压力之下能够收获更好的自己,有人在不打卡自由度高的工作岗位上,更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创造力。生活没有固定不变的格式,“复制粘贴”才不是年轻人想要的生活。
时光不会倒流,青春的勇敢无畏才显得可贵。有时候,没人选择的路或许走得更远更顺畅,既然人生不是短跑,何必在意前期的速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不要因为别人的频率打乱自己的生活,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才是进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