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编制将被取消的消息,这几年在圈内传得沸沸扬扬。如今铁锤终于落下,32个单位的的编制将被取消,而教师编制被取消,似乎已经成了定局。
首先,我们似乎有必要跟大家讲解一下什么是编制——编制通常是指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由财政拨款,通常分为行政编制、事业编制以及公益性岗位。通俗来讲,就是财政拨款,即以前大家所讲的“铁饭碗”。
一、优势减弱,压力增大
曾经,事业编制被普遍认为“收入高、工作清闲”,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事业单位面临的工作环境越来越复杂,工作对象越来越广泛,对工作完成情况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年初有安排、年中有督查、年末有考核……如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变得越来越大。
二、岗位固化,交流不畅
许多乡镇事业编制人员觉得自己的事业是一眼可以望到头的,现在的生活、工作状态,也许就是四十岁的状态。同一个岗位,一干就是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以上,工作热情久而久之就没了。
三、收入不高,养家困难,抗风险能力低
收入起点低,虽然眼前的各种福利待遇看起来不错,但每月落到自己口袋里的基本上是三、四千,四、五千块钱的都是少数,如果再加上房贷、车贷、孩子的教育费用,月底就捉襟见肘了。据笔者所知,周围许多事业单位的朋友,已经成家多年,时不时地还需要父母接济。当然这是建立在双方长辈有基础条件的情况上,那么,如果没有这个条件呢?
35—40岁,家庭正好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也是家庭负担最重的时刻,此时如果工作不顺利,人也会倍感疲惫。如果到了35岁,在体制内还没有提升,就已经到事业天花板了。二八定律决定了永远是“狼多肉少”,绝大多数人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炮灰”,所以指着这点死收入肯定不行,各种开销本来已经缩减,生活水平也只能艰难维持在及格线上。想养家,只能开源。
四、保险行业前景光明有挑战,收入不菲
我国正在处于转型发展阶段,而保险行业却异军突起,从政策方面看,最大的利好因素来自于国务院的“新国十条”,以前保险行业被定义为民生发展的补充,而“新十条”将保险行业重新定义为未来民生战略的支柱行业,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而且我国十四亿的人口和人均收入的提高决定了我国保险市场广阔的发展和潜力。
年入百万其实并不是梦,虽然有一定困难,但是成功者比比皆是。得益于保险公司独特的基本法保障,任何初入保险行业的小白,都有机会在短时间内达到月入几万的收入水平,因为这里只看业绩说话,一个词概括就是公平。企事业单位人员加入保险行业,不仅能在业余时间利用自己有效的人脉资源开拓业绩,更能在短时间使自己的收入突飞猛进,真正支撑起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幸福大家庭。
改变和突破,是成功的两个前提,事业编制取消,带给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也许是新的机遇。穷则思变,让我们勇于突破自己,用更开阔的眼界迎接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