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四口脱光上街,惨不堪言…知道真相的人眼泪掉下来!

辑录:Admin     2022-02-18   

图片
 

图片
 

前段时间,在杭州发生了一起裸体求助事件,为了帮助男友获得医药费!母女俩在地铁口裸体求助!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裸体求助事件了,最早的裸体求助,发生在2011年11月,广东电白的一对夫妇,因孩子生病住院欠费1500元,为了筹钱,一家四口脱光衣服走上街头求助,后经过协商医院已同意减免小孩欠下的治疗费。

 

其实,说到这里,非常悲哀,难道中国人看病,就一定要用这种方式来筹集医药费吗?这严重凸显了保障的不足,可以说,商业保险被重视得太低了!
 

 

图片
没保险,治病四大步
图片

中国是一个商业保险普及率非常低的国家,这也就意味着绝大部分时候,一旦居民遭遇了疾病,只能依靠个人或者是亲友的力量,而不是依靠保险制度解决。一般来说,遭遇疾病,解决医疗费的办法就是这四步:

 

第一,把自己所有的存款拿出来,看看是否足够;

 

第二,如果自己的存款不够,就找亲戚好友借钱,看是否足够;

 

第三,如果还不够,就只能卖车卖房,把值钱的东西卖掉,来凑钱;

 

第四,如果还不行,就只能发动社会募捐或者网络募捐,看能够募集。

 

有些人可能没有财产,亲友关系也不好,那就直接到达第四步,更有甚者,也募集不到钱,也没有什么社会关系,那就只能在家等死。可以说,没保险的教训是惨痛的。
 

图片
 

图片
中国人看病只能靠募捐吗
图片

类似的事件有很多,对于很多家庭来说,看不起病是最大难题。一人生病全家受穷。医疗费用之高昂,让他们花尽了积蓄,甚至还借遍了亲朋好友,实在没有别的办法了,只能向社会求助。这是无奈并且无助的选择。

 

当我们感叹于社会正能量的同时,也常听到不同的声音。例如社会募捐的真实性和透明性受到质疑。好心人们捐了钱,但是钱真的全部用到病人身上了吗?募捐的平台值得信任吗?如果募捐的金额超过了所需要的治疗费,是否及时向社会公布并捐赠给其他需要的人?爱心的热潮过后,也有理智分析的声音出现,中国人看病只能靠借钱、捐钱吗?
 

图片
 

图片
寄希望于求助,不如早买保险
图片

话又说回来,如果只是依靠求助,这样的方式是肯定不能持久的。一个人有可能愿意捐一次两次,但是如果总是这样的求助在发生,捐款的热情就会冷漠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买保险,保险其实是将募捐行为制度化商业化,它和募捐的本质是一样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但是它通过制度,让其更加可靠也更加长久。依靠网络募捐,和早买保险,一对比就知道,买保险有多好:

 

求助结果难以预测,但商业保险买多少赔多少,医药费更有保障;

 

求助时间很长,但商业保险理赔程序完毕后就赔,救命钱更及时;

 

求助要求创意及影响力要求很高,商业保险谁都可以买;

 

想要依靠求助来解决医药费是不现实的,还是要尽早买一份保险更加可靠!募捐最后还不一定成功,救命钱却一天也不能耽误,保险理赔金才能让健康更有保障!
 

图片
 

图片
就算再没钱,这三份保险不能少
图片

很多人抱怨保险太贵,买不起。但是很多保险其实一点都不贵。再说了,就算再没钱,这两份保险也要准备好。如果连买保险的钱都没有,意外来了怎么办,重病了怎么办,难道只有因病致贫一种选择?因此,这三份保险一定要买:

 

01

第一份是意外险

意外险算下来其实非常便宜,如果不买意外险,绝对不是因为保险太贵,而是没有保险意识。随便问问身边的保险代理人就知道,意外险不贵,绝对要买!

 

02

第二份是重疾险

相对来说,重大疾病保险也非常便宜,因此任何一个对家庭对自己负责的人,都应该尽早的把重大疾病保险准备好。不要再因为一次疾病,让之前所有努力的成果都付之一炬了!

 

03

第三份是养老险

谁都会变老,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但是老年生活怎么过,却取决于今天的决定。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我们都老得太快,却聪明得太迟”!说得就是很多人,可以规划养老的时候,没有规划,等到老了,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却来不及了!

 

相对于其他方式,保险养老有着无可取代的好处。活得越久,领得越多,生活品质还有保障,让人完全不必担心老无所依的问题!

 

这三种保险,不存在需不需要的问题,只存在买多买少的问题!早规划,早受益,值得考虑!
 

 


随机标签

延伸阅读
更多 »

‣  养老认知 | 养老金替代率越来越低,仅靠社保养老,够花吗?

 21-10-11     106981

‣  985毕业也被裁!高学历年轻人该如何无所畏惧逆袭?

 23-01-29     72680

‣  一家四口脱光上街,惨不堪言…知道真相的人眼泪掉下来!

 22-02-18     54544

‣  外企早就不再“高大上”了,跟对老板才是正道

 22-02-14     23222

‣  千名博士后心声:“别在一棵树上吊死”

 22-01-29     23783

 

帮助您 →

在选择保险的路上

少走弯路

↓ 投保前

梳理家庭财务风险

科学量化保额

投保后 ↑

续期提醒  权益升级

快速理赔  保单整理

← 投保中

合理配置家人保险

逐步完善保障

招募优才
 25-45岁,大专及以上 »